大米,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,与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小小的一粒米,汇聚着阳光雨露和劳动人民辛勤的汗水,展现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美。“一餐五常米,浑忘酒肉香。”遥远的塞外北国,神秘的白山黑水,在此灵动的黑土地地上孕育着传奇稻谷——五常大米。它清淡略甜、绵软略黏、芳香爽口的“性格”深受百姓喜爱。凡是真正细心品味过五常大米的有缘人,无不为那唇齿留芳,经年不忘的饭香所陶醉。同时,也被那悠久深邃的五常米文化所吸引。
地理环境
稻花香里道五常 精耕细作处处忙
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,是黑龙江、吉林两省结合部,地理位置为东经126°33′~128°14′,北纬44°04′~45°26′,市域总面积7512平方千米,拥有耕地面积377万亩,其中水田面积175万亩,素有张广才岭下的“水稻王国”和“中国优质大米之都”的美誉。
五常市地貌呈“六山一水半草二分田”格局,三面环山,盆地开口朝西,东南部山脉挡住了东南风,而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可直接进入盆地内回旋,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,无霜期130天,年平均日照数2629小时,光照充沛,溪浪河,拉林河、牤牛河贯穿全境,水系纵横、水量充盈;土壤类型主要以沙壤土和草甸土为主,土壤酸碱度、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适中。五常市独特的自然条件,使五常大米米粒饱满、质地坚硬、饭粒油亮、香味浓郁,水稻中干物质积累多,营养成分高,可速溶解的双链糖含量高,所以吃起来香甜。另外,由于支链淀粉含量高,米饭油性大,如果将一碗米饭倒进另一碗里,空碗内挂满油珠,连一颗饭粒都挂不上。
“稻化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短短的13个字道出了田园之乐、丰收之乐。现如今,五常人民依托白山黑水独特自然资源,寄情于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,赐予了五常大米非凡的灵性和优质的品质,使五常大米之名享誉神州大地。
千年水稻草 百年贡米
五常大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初渤海国时期(7世纪中叶),当时五常境内就有农民种植水稻。清乾隆十年(1745年),清政府指派1000户亲族旗人到五常拉林地区屯垦戍边,后代至今已有十几万人,保留了北京满族人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。清道光十五年(1835年),吉林将军富俊征集部分朝鲜人在五常一带引河水种稻,所收获稻子用石碾碾制成大米,封为贡米,专送京城,供皇室享用。新中国成立后,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单位产量不断提高,水稻的栽培技术形成了特有的“五常模式”,并闻名省内外。
商城二维码
公众号二维码
中商企名优特(北京)认证中心
Copyrights @2021 CFHQS.ORG.CN 版权所有